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twimg.edgesuite.net/images/thumbnail/20120728/34398449_ca1fe866615133e31d84aec92cf0a6f3_160x160.jpg)
頻換工作,不一定就是抗壓力差的草莓族!精神科醫師江惠綾表示,研究指出每10位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兒童,長大成人後約有6人仍有症狀,即為成人型注意力缺陷過動症,並且因為職場環境的包容力不比學校,患者常常因為工作無法專心而屢遭資遣,經過診斷治療,服藥後約8成可改善症狀。報導╱王璐華、林明佳 攝影╱王文廷
新北市一名32歲男子阿哲(化名),大學畢業進入職場後,常因為做事不專心而延遲工作進度,上班也常常遲到,不斷遭到老闆責罵,甚至被資遣,每份工作都只做了幾個月,最後失業在家,連投履歷都無法按照計畫去執行。精神科醫師江惠綾表示,這類個案通常從小就有做事容易分心、專注力差的特性,是一種成人型的注意力缺陷過動症,不僅影響工作表現,長期的力不從心也容易引起憂鬱、焦慮。
先了解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twimg.edgesuite.net/images/thumbnail/20120728/34398449_527cd3bfde2e92c3e149973e5bd1f8b4_160x160.jpg)
7歲前出現症狀
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可能7歲前就出現,可能有專注力不足或合併過動及衝動表現,很多過動兒因本身能力不錯,加上環境包容,使得生活可穩定。但進入大學或社會後工作分心狀況,難靠別人從旁協助,問題就開始浮現。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twimg.edgesuite.net/images/thumbnail/20120728/34398449_90a13b3442db16985e11f15f012adbc1_160x160.jpg)
易引起憂鬱焦慮
患有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的成人常會抱怨如無法專心、工作表現不佳、記憶力差、易動怒。且這些症狀會讓患者在職業上屢遭挫折,部份患者更因此產生憂鬱、焦慮,20~30%以上患者會有菸酒或藥物濫用的問題。
這樣做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twimg.edgesuite.net/images/thumbnail/20120728/34398449_f40091e329e448e03852d4f0a80241bb_160x160.jpg)
諮商助能力表現
在確診為過動症後,可於精神科門診諮詢或轉介心理師輔導,訓練患者組織能力、時間管理及人際互動的技巧。療程健保有給付,至少治療3~6個月,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能力表現、人際互動和生活品質。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twimg.edgesuite.net/images/thumbnail/20120728/34398449_bf1b79b545b2e22b6dc90e0a4417e818_160x160.jpg)
服藥可促進專注
Methylphenidate是目前健保唯一核准給付的成人過動症藥物,約7~8成患者可藉服藥改善症狀、增加專注力,但期間須搭配訓練生活習慣的技巧,至少需3~6個月,避免停藥後又復發。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twimg.edgesuite.net/images/thumbnail/20120728/34398449_10dd545dbcc6db5b8ad858ca70e8eb46_160x160.jpg)
醫師說
精神科醫師 江惠綾
常有患者因注意力缺失過動症狀影響生活,開始吸毒或借酒澆愁,反讓生活偏離正軌,建議求助醫師,透過諮商或藥物治療改善。
模特兒╱劉研伶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xel.quantserve.com/pixel/p-89EKCgBk8MZdE.gif&width=1&height=1)